-
世界无烟日世界无烟日来源于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会议上建议将节日定为每年的4月7日,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布的《剧毒物品品名表》中,尼古丁亦属于A级剧毒物,编号A2045。实现世界无烟无疑需要人类对“吸烟无好处”、“烟草是毒品”的事实真相达成一致共识。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烟草的使用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1492年以前,一直不被世人知晓。随着1492年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船员在东印度群岛上携带烟草归来,此后烟草才逐渐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瘾品而被世人知晓。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抵达了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民印第安人使用一种长管工具吸食着一种不知名的干叶,把另一端含在嘴里吸,然后从嘴或鼻子呼出烟雾。烟草很快被船员带回欧洲传播到社会底层群众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之中,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个商机很快被人们察觉,从此欧洲的商业船上又多了一件货物。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经营烟草生意,除了欧洲,他们还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销售,很快烟草就成了当地非常赚钱的商品。1578年,当时是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明朝称菲律宾为“吕宋国”,因此称烟草为“吕宋烟”或“淡巴菰”。进入崇祯年间以后,吸烟风气已经蔓延并败坏全国,明崇祯皇帝曾两次全国大举禁烟,清入关后延续明朝严厉禁烟的理念,其禁烟强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有多严苛,清朝法律明确规定:“文武百官、吸烟者革职,鞭100,戴枷锁关2个月;百姓吸烟刑40大板,流放3000里地”。1875年,杜兰德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自动卷烟机”于1878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其生产速度为25~30支烟/每分钟。自动卷烟机的发明,引起了商人们的兴趣,西方国家卷烟厂首先崛地而起,开始大量生产外观精美的“现代商品卷烟”远销海外,不久便传入中国,当时进口烟价高昂,只有富家子弟及社会名流能够稳定消费,所以人们才视吸烟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在那时不少国人跟风染上烟瘾。为拒绝海外天价卷烟,中国于1902年迅速在哈尔滨兴建了中国第一家卷烟厂名为“哈尔滨卷烟厂”。直至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现代商品卷烟历史由此而来。20世纪50年代,当科学研究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很快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21世纪初,当人们意识到吸烟危害及烟草中含尼古丁、尼古丁具成瘾性的事实真相后,尼古丁(俗名“烟碱”)被世界各国纳入毒品行列。此后,世界烟草战争、世界无烟运动全面打响!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二手烟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 。1998年,在我国进行的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使冠心病的患病时间提前10年,患病风险增加2倍,发生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升高3倍以上。吸烟使脑卒中的患病相对危险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险增加190%;吸烟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险增加10~16倍,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和几乎所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都与吸烟相关。吸烟者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大。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婴儿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而且“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后均可赢得更长的预期寿命。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并且,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戒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吸烟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及保险成本。有研究表明,2005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65.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861.11亿~120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此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会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
中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十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2001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以(卫疾控发【2001】120号)文联合颁布文件将“中国学生营养日”法定下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全天食物种类达到25种以上,尽可能使营养早餐达到丰富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营养早餐应由粥面类、面点类、肉菜蔬菜类等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补充维生素。午餐的营养素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学生营养午餐的食物供给量,应包括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肉禽蛋类等三类食物,并所占比重分别为65%、10%、25%左右较为适宜。要善于做些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的菜肴,如豆制品、猪肝、海带、肥肉、胡萝卜等食物。营养晚餐营养素的设计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5-40%,各种营养素的设计量应以补充有益于促进生长发育的营养素多一些。学生营养晚餐的食物应包括瓜果蔬菜类、大豆及其制品类、鱼禽蛋奶类等三大类食物,所占比重分别为60%、10%、30%左右较为适宜。学生营养晚餐的种类,应在6-10种甚至更多的种类(不包括汤菜料、葱姜蒜调味料)。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则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实际上,我们身边许多同学不重视饮食营养,挑食、偏食不说,甚至不吃早餐;不好好吃中饭,爱吃零食,甚至用零食代替主食。长此以往,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使我们的体质变差,为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等埋下隐患。在此我向大家发出以下呼吁: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并注重早餐内容。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摄取了足够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然而我们可以注意到:有的同学在上学的日子里,因为早上的时间紧张,选择不吃早餐或者在上学的路上将早餐解决。早上时间紧张多半由贪睡引起,同学们早上想多睡一会儿的想法当然可以理解,但同时这样做肯定会将早餐时间压缩。这时我们可能不得不将食物拿在手里,而人走在路上,看起来这么做既不妨碍多睡一会儿,也不耽误吃早饭,但实际上会引起消化不良。既然边走边吃有这样的危害,我们不妨想个办法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早晨早起 10 分钟,做事动作麻利一些,给吃早餐留下足够的时间,坐着吃才是最好的姿势。不吃早餐就更为不对了,不仅要吃,还应该注重早餐质量。同学们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含有充足的热量。有不少研究认为:早餐的量应该是最多的、内容也应该是最丰富的。注重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荤,热衷于大鱼大肉,吃的蔬菜水果很少;有的同学习惯于吃细粮,对于粗粮的摄入少;有的同学对于某几种菜尤其抵触,基本上不吃。然而饮食不平衡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注意力不集中,长不高;肠胃不好,吸收不当,身体素质不好,抵抗力差等。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饮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而且,在合理膳食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平日里的体育锻炼,通过这一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少吃零食以及街边小吃。零食受到我们的喜爱,适量吃零食是可以的,但是吃多了危害很大,对于正长身体的我们危害更大。虽然大家都明白零食里的大量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会损害人的正常消化吸收。但仍有一些同学买许多零食,有时拎着一个大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装满了零食。也不乏有同学会围在街边小摊旁吃街头小吃。但它们的制作环境、制作工艺、卫生标准、原材料的质量都是无法保证的。对我们来说,一日三餐才是最重要的,是不可代替的。同学们,让我们关注饮食营养健康,平衡膳食,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为我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家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及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科学膳食,合理汲取营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
全国疟疾日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2021年全球估计有2.47亿疟疾病例,死亡人数估计为61.9万人。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其中,非洲病例约占全球疟疾病例的95%,疟疾死亡人数占全球的96%,且死亡的主要是五岁以下儿童(大约80%)。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病死率也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我国第17个全国疟疾日的宣传主题: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每年仍有大量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危重症及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我们要充分认识输入性疟疾防控对于巩固我国消除疟疾成果的重要意义。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连续3年没有本土疟疾病例,同时建立有效的疟疾快速检测、监控系统,制定疟疾防控方案,有能力防止疟疾再传播,才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我国虽然已经消除疟疾,但是该传染病的输入性风险还存在。1月24日,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惠州市疾控中心鉴定了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经镜检确定该病例为恶性疟,这是当月报告的第2例输入疟疾病例。此前,1月18日,山东烟台疾控鉴定了1例罕见疟疾病例。为此,国家疾控局强调,各地要聚焦往返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务工、经商、旅游等重点人群和云南中缅边境等重点地区,要提高公众的疟疾防护与及时就诊意识。要完善与海关、商务、文旅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系列宣传科普活动,提高宣传效果。疟疾,俗称 “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一、疟疾的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疟疾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雨量是否适合蚊虫和疟原虫的发育、繁殖关系密切。疟疾流行的季节往往气候温暧、雨量较多,蚊虫能大量繁殖。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人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三、疟疾的临床表现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四、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治疗恶性疟使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
脊柱弯曲异常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青少年时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脊柱弯曲异常。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已成为继近视、肥胖之后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另一大问题。脊柱弯曲异常就是脊柱两边弯曲不对称,有时候看起来就像脊柱弯曲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外貌、舒适度和健康。什么是脊柱弯曲异常?想象一下我们的脊柱是一条直直的线,如果这条线两边不对称地弯曲了,就像字母“S”或“C”一样,这就是脊柱弯曲异常。有的人天生就这样,也有的是因为长时间的不良姿势导致的。脊柱弯曲异常可能会让我们的背部看起来不对称,有时候还会感到疼痛或不舒服。严重的时候,侧弯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导致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生长发育异常:胎儿期或婴儿期脊柱发育不良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异常。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看书等,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异常。肌肉力量不平衡:肌肉力量不足或紧张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异常。外伤:脊柱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脊柱弯曲异常。临床表现为外观:脊柱弯曲异常患者背部可见明显不对称的弯曲。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背部、肩部或腰部的疼痛。呼吸困难:严重的脊柱弯曲异常可能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神经症状:脊柱弯曲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影响身高:脊柱弯曲异常可能导致身高不均。怎么预防脊柱弯曲异常?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休闲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背部应该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电脑屏幕应该调整到眼睛水平高度。定时休息和变换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脊柱弯曲异常的风险。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一些伸展运动。加强核心肌群锻炼:通过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来加强腹部和背部的核心肌群,这有助于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参与有氧运动:定期进行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脊柱的灵活性。注意睡姿:选择一个对脊柱友好的睡姿,使用适当的枕头来支撑颈部和中背部。避免重负:避免长时间背负重物,尤其是不均匀的重量,这可能会对脊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定期体检: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青少年,因为在成长期间脊柱弯曲异常可能逐渐发展。均衡饮食:确保饮食中有足够的钙、镁和维生素D,这些营养素对于保持骨骼和肌肉健康至关重要。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过多:限制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以减少不良姿势和眼睛疲劳。脊柱弯曲异常能治疗吗?是的,脊柱弯曲异常是可以治疗的。治疗方法取决于侧弯的严重程度:轻微侧弯:可能不需要特别治疗,但需要定期观察。中度侧弯:可能需要佩戴特殊的背带或进行物理治疗。重度侧弯: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怎么知道自己的脊柱是否侧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背部不对称,或者有疼痛、呼吸困难等问题,应该去看医生。医生会通过检查来确定是否有脊柱弯曲异常,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记住,早期的脊柱弯曲异常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得到控制,甚至有所改善。所以,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不要犹豫,及时向医生咨询。
-
爱眼护眼 从生活小事做起眼睛,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承担着90%的外界信息接收任务。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的愿望。然而,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眼睛的负担也日渐加重。有些同学认为只要学业成绩好,视力问题配戴眼镜即可解决,甚至误以为戴眼镜是知识的象征。然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近视一旦形成,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学会如何爱护眼睛,成为了每个学生的必备常识。保护眼睛,并非仅仅是避免用手揉眼这样简单。我们的身体精密如机器,各个部件各司其职,保证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眼睛作为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在我们身边,已经有许多同学受到了近视的困扰。虽然有些同学可能是天生近视,但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因为后期用眼不当导致近视。因此,我们要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用眼习惯。如何保护眼睛呢?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用手揉眼,以防病菌感染,手上有大量的病菌,揉眼等于直接把病菌“种”到眼睛上。其次,我们要选择好的写字阅读环境,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手距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远。避免在晃动的车厢内阅读。此外,眼球的发育需要充分的营养,我们要保持饮食平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眺望远处,放松眼睛,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这些都是爱护眼睛的重要举措。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是我们视觉的来源。我们需要用它来欣赏美丽的景色,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视觉礼物,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爱护我们的眼睛。
-
守护呼吸道健康:流感与百日咳的预防与治疗流感,这个我们看似熟悉的词汇,实则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高度传染性和变异能力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挑战。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流感的类型与变异。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包含多种亚型,例如H1N1、H3N2等,这些亚型的命名基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两种蛋白质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抗原漂移和抗原重排。抗原漂移是指病毒基因发生小的突变,逐渐导致病毒抗原性的改变。抗原重排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感病毒在同一宿主体内重组,产生新的亚型。流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包括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与呼吸道表面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特殊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复制,并引起发热、头痛、肌痛等全身症状。流感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检测,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分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流感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包括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我国提供的流感疫苗有价数不同的类型,能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未接种疫苗或接种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高风险人群,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预防作为紧急临时措施。已感染流感的患者需隔离治疗,轻症患者可在家中隔离,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现在让我们转向百日咳,这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另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百日咳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尤其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迅速。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以下是百日咳的预防措施。积极接种百日咳疫苗,按照我国免疫规划,儿童应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如果家中有人患有百日咳,应实施呼吸道隔离措施,患者应与其他幼儿和婴儿分开,直到接受抗生素治疗5天后(疗程最短7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百日咳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如止咳、化痰、平喘等,以缓解患者症状。并发症患者需接受针对性治疗。良好的护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包括充足的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通过以上介绍,希望您对流感与百日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这两种呼吸道疾病,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认识百日咳伴随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持续时间长……最近,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百日咳备受关注。什么是百日咳、如何传播?临床上有何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百日咳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较长,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有的可达21天。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传染性最强。百日咳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等3个阶段,如果不加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卡他期主要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痉咳期通常从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连串、严重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俗称“回勾”,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恢复期一般持续1至2周,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百日咳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其中,一般治疗包括良好舒适的环境等;对症治疗则包括祛痰、平喘等,若出现并发症要及时送医就诊。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有较高的保护效果。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百日咳通过自然感染康复或疫苗免疫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并不能持续终生,随着时间延长抗体的保护效果会衰减,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小月龄患儿易合并肺炎,还有部分患儿可能会合并百日咳脑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
认识结核病1.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也可侵犯其他器官。2.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可传播给他人。3.症状:结核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结核病预防措施,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疫苗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疫苗,通常在新生儿时期接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确保卡介苗的接种是非常重要的。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避免吸烟,都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免疫力。3.环境因素:确保生活的环境通风良好,减少密闭空间中的结核病感染风险。4.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结核菌污染的物品后。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个体。6.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长期咳嗽、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7.监测和控制:对于已经患有结核病的儿童和青少年,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监控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的发生率。
-
十二月防病小知识十二月,进入冬季,气温明显下降。十二月份我们应重点防控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期。近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本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病毒为主,还有新冠病毒、水痘-带状疤疹病毒等引起。目前,本市流感发病情况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总体仍为低流行水平,发展态势与全国监测结果一致,新冠病毒活动强度仍维持在低水平。预防措施:1.坚持个人防护措施。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包括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在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的季节,积极接种相关疫苗。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呼吸道症状时坚持个人防护,对流感来说,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较好应根据情况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二、诺如病毒感染12月也是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2.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建议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国家疾控局制定了2023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 米,下同)时。2.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4.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托幼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5.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 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1.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2.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厢式电梯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3.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4.与出现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共同学习、生活或工作期间。三、建议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1.进行体育锻炼时。2.处于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3.3岁及以下婴幼儿。四、口罩选择1.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等颗粒物防护口罩(无呼吸阀)或医用防护口罩,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建议选用儿童防护口罩,其他儿童建议选用儿童卫生口罩。3.口罩产品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五、其他注意事项1.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2.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3.各地疾控部门应及时动态发布当地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形势,提醒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希望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统计,截至2018年,共有37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2330万人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我国,截至2019年10月底,共检测2.3亿人次,新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1万例,新增抗病毒治疗12.7万例。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在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提出一个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建议,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由于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是于1981年12月1日诊断出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自身的努力。各界人士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社区组织,全国各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们也自发组织了一系列自助小组,如绵阳同缘感染者关怀小组、天津海河之星艾滋病感染者工作组、海南省心海家园感染者互助组织等。这些自助小组和社区组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消除社会歧视、提升个人能力、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平台。世界艾滋病日强调反歧视原则,这在教育中体现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怀教育。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强调了解艾滋病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的重要性。
-
冬季运动注意事项冬季是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适合运动的季节。冬季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调节情绪,增加乐趣。但是,冬季运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冬季运动的健康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冬季运动的项目有很多,比如滑雪、溜冰、跑步、做操等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和运动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冬季运动应该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温,防止感冒。对于一些高强度的运动,比如滑雪、溜冰等,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扭伤等意外。其次,我们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冬季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比如转动关节、拉伸肌肉、做一些轻松的运动等,这样可以预防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要保暖又透气,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要根据气温和运动量进行调节。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护好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这些部位是人体最容易散热和受寒的部位。最后,我们要注意运动后的恢复工作。冬季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因为冬季气候干燥,运动时出汗,容易导致身体缺水。但是,不要马上喝冰水,要喝温开水或热饮,这样可以缓解口干舌燥,还可以暖胃。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补充营养,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持身体温度,不要马上洗澡,要等身体冷却后再洗,否则容易引起感冒。希望大家能够科学地进行冬季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保持身心的健康。
-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已经进入了冬季,呼吸道疾病也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尤其近日,“肺炎支原体感染”频上热搜,引发普遍关注。那什么是肺炎支原体呢?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支原体广泛分布自然界,有80余种。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个类别,因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所以被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主要经飞沫传播,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一定自限性,轻症病例可在门诊治疗,以阿奇霉素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抗MP感染的一线药物,其他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另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都表现出对MPP的有效性,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当患儿确定存在混合感染的时候,应在基础治疗同时及早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如何区分肺炎支原体感染和流感?流感在冬春季多见,往往有流行病学史,也有流感和疑似流感患者的接触史,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的体征,甚至全身症状更重,高热、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表现较明显,病程进展快;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有一部分高热的病人,但病程往往进展慢一些,随着病程进展也会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又如何区分支原体感染和衣原体感染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区别。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它们都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传播,引起人体的感染。但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衣原体有细胞壁,因此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支原体可以在细胞外独立生活,而衣原体必须在细胞内寄生,不能在细胞外进行代谢。支原体的体积比衣原体更小,是最小的能够自我繁殖的生物体。支原体和衣原体属于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但感染后可诱发的疾病有许多相似处,人体可同时感染这两种微生物,也可单独感染其中的一种。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的症状有些相似,都可能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但支原体肺炎的发病起势较缓慢,咳嗽较剧烈,而衣原体肺炎的发病起势较急,咳嗽较轻。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因此更重要的是非药物预防,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包括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清洗,增强自身免疫力,多吃新鲜蔬果,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运动和规律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必要时戴好口罩,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消毒液等清洁环境。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后按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购买或停用抗生素。
-
秋季常见传染病水痘、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都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粪口途径或接触传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都会引起发热、皮疹、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并发症或死亡。因此,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预防措施,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预防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皮肤粘膜出现红色斑丘疹,继而变为水泡和结痂。水泡易被搔抓或感染而留下疤痕。水泡还可出现在口腔、眼睑等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水泡期患者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给他人。水泡干涸后传染性消失。预防水痘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可以显著降低发生水痘的风险,或者减轻水泡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建议12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没有接种过或没有患过水痘的成人都应该接种水痘疫苗。如果已经接触了水痘患者,也可以在接触后72小时内接种一剂水痘疫苗,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果家庭或社区中有人患上了水痘,应该尽量避免与其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如果必须接触患者,应该佩戴口罩和手套,并勤洗手。加强个人卫生。平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勤换洗衣物和床单被罩。如果已经患上了水痘,应该避免抓挠或挤压水泡,以免造成继发感染或留下疤痕。可以使用清凉剂或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如果水泡出现化脓或流血,应及时就医。二、预防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流涕等症状。流感病毒有多种类型和亚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具变异性和致病性,可引发流感大流行。流感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尤其在冬春季节高发。预防流感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建议每年秋季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应对当年的流行株。加强个人卫生。平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清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要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增强体质。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已经患上了流感,应该及时就医,居家休息,避免外出传染他人。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应尽快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缩短发热时间,减轻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三、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呕吐和腹泻,可通过食物、水源、物体表面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是10月到次年3月,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托儿所、医院、游轮等,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感染虽然多数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更需要及时就医。目前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因此预防是最重要的措施。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避免食用街头小贩出售的食物或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同学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是健康的主人,做好传染病的自我防护既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为他人健康尽责。
-
国际盲人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White Cane Safety Day)”,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文艺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纪念日称为“白手杖节”。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2023年国际盲人节主题: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共同富裕。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到45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约1.4亿人,其中75%即1亿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过视力残疾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14岁以下儿童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化病、视神经萎缩等。60岁以上老年人盲或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白内障。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2013年的4倍,即将达到5000余万。世界盲人联盟(WORLD BLIND UNION) 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国际盲人联合会和世界盲人福利会,现有会员国72个(截至2004年10月)。该会的宗旨是以使全世界的盲人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社会生活。世界盲人联盟总部设在巴黎。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是该组织的创始组织之一。世界盲人联盟在联合国各有关组织中具有咨询地位,自成立以来在防盲、促进各国制定保障盲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和政策,加强盲人自立精神、开发盲人潜力和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国际盲人节又叫白手杖节,是1984年世界盲人组织在利雅得会议上确定下来的。大会选定每年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次大会共有80个国家和地区的348名代表参加。世界盲人联盟是国际统一的盲人组织,成立于1984年。2013年已拥有140多个会员国。中国是会员国之一,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
全国爱牙日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爱齿护齿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中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口腔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1)口腔疾病造成的牙疼或失牙,造成咀嚼食物功能受影响。(2)口腔疾病引起疼痛,造成偏侧咀嚼习惯,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3)乳牙早失致使相邻牙向缺隙处移位,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形成恒牙错牙;乳牙龋病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引起恒牙发育不良。(4)牙列缺失导致失去咀嚼功能的正常生理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影响,可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5)不良口腔卫生状况和疾病可以造成口腔异味。(6)口腔癌可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是世界上6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口腔癌术后常可造成面容严重损毁。(7)口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种口腔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往往可以继发其他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1)心脏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急性发作或总的死亡率均有显著相关。(2)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吸入性肺炎相关性较强。据有关资料统计,肺炎80%的诱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3)糖尿病大量研究显示出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常并发不同程度的口腔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病变损害严重且进展更迅速。同时,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4)胃肠道疾病消化道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而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药物很容易清除肠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难以清除,成为细菌库。(5)脑血管疾病牙周病与颈动脉斑块增厚之间存在相关性,颈动脉斑块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测定指标,这表明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牙周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而且独立于其他已知的危险因子。有报道表明,25%的脑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对照组中只有2.5%。(6)对孕产妇及胎儿影响如今的研究已证明,牙周疾病是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重症牙周炎的孕妇早产和生出低体重儿的危险率为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大于吸烟、饮酒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7)影响生长发育咀嚼功能降低,造成偏食和食欲不振等,导致胃肠消化吸收减弱,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预防龋齿措施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饭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2.局部用氟预防龋齿。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氟可以减少牙齿被酸溶解和促进牙齿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齿的发生。氟化物防龋措施适宜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齿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应用。(注意: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应当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3.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窝沟封闭技术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儿童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窝沟封闭后还应当好好刷牙,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当重新封闭。牙病的预防其实很重要,牙齿的很多疾病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每天刷牙不够两次,每次刷牙不够三分半钟;饭后不漱口,尤其是吃了水果后不漱口,而水果和唾液一反应,对牙齿腐蚀作用更大;一些小朋友有咬手、咬铅笔等坏习惯,这些都会造成牙周组织损害,引起一些系统性疾病。 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不仅对全身健康有害,而且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癌变。此外,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不要等到发生口腔疾病才去治疗,对已发生的牙缺损、松动病牙,要到正规的口腔专科医院或口腔科治疗和修复,千万不要为省钱和方便找游医修补或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