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园地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 >>班主任园地
谈对初三学生的情绪管理与调适
发布时间:2009-05-27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50

初三,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是家长、教师、学生关注的焦点,智育成为重头戏。当大家的眼光聚集在初三学生成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们由于他们对学校环境、任课教师都已十分熟悉,学习负担比以前增加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也较以前复杂,问题学生也比以前难对付。为此我认为,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不能靠简单的方法满足于解决一些显现出来的班级问题、学生矛盾,更重要地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教育。学生心理状况调节好,班级管理就顺手了。

初三学生现有的心理状况有:    ①成绩唯一的功利心理。    ②自我为中心的孤独心理。    ③自暴自弃    ④消极对抗的排他心理。 我们发现:他们对外界的反应是敏感的,无论是来自学习上的困感,还是来自生活中的迷茫,都时时影响着他们,而他们致命的弱点是缺乏这方面的认识经验。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应该科学地适时地对不同类型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教育,让他们尽快尽好地调整好身心,成功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1.班主任须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养:

首先自己要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情绪调控能力。一位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课上神采飞扬,课外和蔼可亲,专业精益求精,管理细致有效的班主任就好比一个引力无限的磁场,能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自己身边,并使他们都受到自己积极情绪的感染,从而形成一个合力巨大的团队,更利于班级学习的提高和工作的开展。

自然,班主任也有因自身、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班级工作等各种诱因激发的悲、愁、怒、惊等消极情绪,此时,班主任必须要有极强的情绪调控能力,所谓“不带情绪进课堂”就是指要及时抑制和去除这些消极情绪。班主任这种自觉的强大的情绪调控能力也将直接被学生模仿和学习。

其次,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还必须以诚心感人,以细心观人,以爱心育人。班主任只有以心换心,诚心感人,才能赢得学生信任,促其打开心扉,接受帮助。班主任还要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见微知著,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指导与防范,降低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对学习或心理相对滞后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以更多的关爱,用赏识让他们坚信自己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自身的价值、重树自尊和自信,一次不足就再而三、三而四,不遗余力地发掘他们身上的一个个闪光点,用爱聚光,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

再次,班主任还应是学生心理情绪的“鼓动师”和“协调员”,一方面要适时得法地经常鼓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地了解沟通,在师、生、家、校之间积极协调,和衷共济。

2.班主任须指导学生自己调节心理情绪:

1)遵循规律,目标合理。到了初三阶段,学生个体的学习效能基本稳定,但也还有通过调整非智力因素而得以提高的空间,这时学生应该冷静分析自己的各个因素及可能提高的水平来预测自己的最高成绩,并以此为中考基本目标而努力奋斗。期间还要扬长补短:强化优势学科,提高自己信心和考试成绩;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弱势学科,稳步扎实上进,从而扩大增分的空间。

2)吃好睡好,运动调节。要想把情绪调整并较长维持在优良状态,我们要注意吃好睡好和运动锻炼,确保一个健康的身体。另据研究表明,睡眠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睡眠充足后才能心情舒畅,看待事物才更乐观。亲近自然和健身运动也是调节情绪的好办法,最好从事有氧运动:如跑步、做操、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即使散步10分钟,对克服不良情绪都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3)积极暗示,微笑面对。考试前学生受到的消极暗示很多,如试题会难吗,老师和家长又有高要求呀,同学都很厉害啦,我好象没有复习好啊,等等等等。因此班主任特别要注意指导初三学生多用积极暗示来消除消极暗示的负面影响。为了坚定信念,承受相对较长时间内备考复习带来的身心紧张与疲惫,初三学生经常地鼓励自己“我一定行!”“我能成功!”“相信自己!”等大有帮助。

平时可以握紧拳头大声说出来,也可以把这些激励自己的话写在字条上,贴在桌子上;考试前与考试进程中则可以在心中默念来强化考试信心。

4)临近中考,加强自调。初三考生需要注意考前考中的自我调节,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所谓“像作战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作战”。还可以想一些办法调节情绪。如听听音乐,如想象排忧。

3.适时改变师生现有关系,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教育

要让班主任的教育深入学生内心,班主任的威信极其重要。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调节,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生应认可老师。师生间一切相斥的,不相融洽的因素,都会让班主任的心理调节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    班主任应走向学生。

班主任调节学生的不良心理,决不能等待学生的反馈、汇报,应该由被动应对改为主动出击。因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往往有其隐秘性,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面临的何况是有强烈成人感的学生,很难从表面了解学生心理。班主任采取被动应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主动走进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才能了解到第一手材料,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及时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2)班主任应从心理上认可学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有这样一句话:人需要感到自己被其接受,孩子需要感受被父母和师长接受。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被老师接受的学生,不能有效地接受来自学校的良好教育。

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面对着即将成人的学生,学生有着一定的主见,有时会不合班主任的口味,这就要求班主任从心理上认可学生,认可学生的成绩,更要认可学生的缺点,不要一味地排斥缺点,只有缺点的人才需要你进一步教育。班主任只有首先从心理上认可学生,才容易被他的学生认可,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由原来的苍白的说教变为与学生倾心交谈。这样对学生心理上的调节教育也就会取得效果。

(2)    班主任应平视学生。

前面说过,毕业班的学生是即将成人的学生,其基本的认识水平、辨别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以平视地态度对待学生,不仅是人格上的原因,更是师生情感因素决定的。只有平视了学生,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缺点,才能科学的评价学生;只有平视了学生,班主任才会以朋友的身份去帮助学生调节心理,严格对待,宽容待人。平视必将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扶正,必将成为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保证。

    总之,毕业班班主任只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的环境等因素,考虑到毕业班学生特有的心理,不断改善师生关系;使其向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对初中毕业班的心理调节必将有明显的成效。

编辑:嵇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