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经典 陶冶爱国情操
——园南中学第八届读书节活动总结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
四月的春天,树木葱茏,风和日丽。我们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徜徉在读书节的氛围中,感受着红色经典带给我们的智慧。自第八届校园读书节启动以来,学校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主题,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使同学们从活动中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读书节期间,可谓收获颇多。学校首先举行了“走进红色经典,陶冶爱国情操”第八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来宣传本此读书节的活动安排,同时鼓励同学走近书籍、走进红色经典,各班也陆续收到了学校下发的《光辉的旗帜》一书。
于是,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便陆续开展起来:“建党90周年”的黑板报、“知党、爱党、颂党”电子小报评选、《光辉的旗帜》征文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共收集到了90余份小报、70余份征文,还有15张推荐的阅读书目单。从中,我们在曹旖赟的小报中看到了党的伟大,在童道航的征文中督导了光辉的旗帜背后的不朽丰碑;我们还从八(4)班的黑板报、八(5)班的绿板上看到我们对于党怀着的一份感恩之情。紧接着,各个年级也进行了专题活动。
另外,大家是否还记得,就在上周五,我们聆听了一位老爷爷为我们带来的专题讲座——《聆听党的故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讲座让我明白对于党的历史更加了解,对于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没有党中国就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我要感谢中国共产党,没有党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我更要祝福中国共产党,愿你带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愿中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如今,读书节的活动虽然已临近了尾声,但是我们对书的热爱是不能停止的,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好书,做一位真正热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记者:陈寅
|
光荣的旗帜,不朽的丰碑
古今中外,人们的爱国心是相通的。正如法国大作家雨果所说:“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存;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祖国是金铸的摇篮,让人依依不舍。
手捧《光辉的历程》,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从学习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便渐渐深入了解身处的国家过去的辛酸。书中写道“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上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种力量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舞台上奋斗博弈,演绎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而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伊始,就以最广大的工农群众为基础,一心为名族,一心救中华,舍生忘死,投入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尽管波澜起伏,但依然巨人般伫立在当今,其过程多么艰难。
就在去年,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在学习共青团规章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个与我以及众多青少年息息相关的节日——“五四青年节”。从小学一年级的苗苗团,到三年级的少先队,再到如今的共青团,都是向共产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优秀组织。
“
初二年级语文书中第二课《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叙述了
前不久,学校开展了“走进红色经典,陶冶爱国情操”的读书节活动,这是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我作为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幸参加了“长征精神永远放光芒”的配乐诗朗诵比赛,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查阅资料,阅读红色经典,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使我真正深入了解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艰辛,更懂得了要“珍惜、感恩”四字的含义。
回顾历史,在中国开国大典之前,这风风雨雨实在是无法抹去的伤痛,真是有中国共产党在,我们的祖国才有了如今的繁荣昌盛。党在我心中,是那样的睿智、成熟、卓有远见。何其有幸,作为党的后备军的我,一定在此次读书节的指引下,走进红色经典,通过读书陶冶好自己的情操,珍惜现在的生活,守护现在的和平,牢记五星红旗的寓意,并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八(5)班 陆岳
编辑:倪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