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冬日的暖阳,园南学子的寒假研学之旅拉开帷幕。
近日,上海市园南中学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丽化学 趣味实验”小小研究员研学活动,让初中生们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对未来的无限好奇与探索欲望,深刻体会科学家精神。
开营仪式
活动伊始,在园南中学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踏入费加林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中心,同学们满怀期待地入座。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大伟教授为活动拉开序幕,他详细介绍了学院的研究内容,包括在国际上所享有的诸多荣誉,以及本次活动的核心目的——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化学的乐趣与探索之旅。
园南中学傅登荣副校长向华东理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期望同学们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激发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培养实践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提升科学素养,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深刻感受并传承科学家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努力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引领者。
希望参加研学活动的园南优秀学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每一项活动中。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化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力量与魅力。此次研学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拓展,更是对科学精神的践行。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以科学为指引,不断追求卓越。用科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用科学的精神去追求真理。
科学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导师组组长李艳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化学科普讲座。讲座以一瓶水的组成为切入点,生动有趣地引导同学们一步步深入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功地调动起同学们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趣味化学活动中。他们将日常调料巧妙地变成调色板,亲手调配出五彩斑斓的“魔法水”,在实验中探索酸碱反应的奥秘。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还利用简单的家庭材料动手自制史莱姆,创造出神奇的物质,尽情体验材料科学带来的乐趣,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惊叹声。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地互相讨论,积极分享实验结论以及学习感悟。徐燕鸣老师表示,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学生们不仅对化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更在实践中锻炼了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收获颇丰。
随着同学们的慢慢收获,本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相信通过研学活动,能够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让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科学家精神,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为未来的科学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感想
六(1)班鲁依诺
在实验活动中,我遇到的困难是制作史莱姆的时候搅拌起来时间过长且无法成型,我及时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加入足够多的硼砂水以及甘油成功解决问题。科学家们在追求科学发现时应承担社会责任,保证好自己以及其他研究人员的安全。
六(5)班蔡敏遇
在李艳老师的讲座中,我知道了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其在生活中起到了广泛的作用,而且燃料的燃烧也会导致空气中成分发生变化,可能与化学有关。科学家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七(4)班马歆宸
化学体现在橡胶塑料的合成以及炼金术。在生活中,商业中带来诸多便利,如车轮胎以及车辆制造方便我们出行。在制作史莱姆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次无法成行,所以在第二次过程中,我会加入更多的硼砂水,让其成型且不粘稠,作为科学家应该运用化学去解决更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可违法,不用于不正规途径。
七(5)班奚沛辰
化学中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含有氯化钠的盐可以作为调味剂提供了美味,而金属钠放在水中却会爆炸,在检测物质酸碱性的时候,我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许多气泡,我认为这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我认为科学家在追求科学实验保障环境安全,将废弃物以及污染性的物质转化成有用的物质。
七(6)班宋姝彤
在本次参观过程中,电子显微镜让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分子具体排列的方式,在微观世界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如可能实现原子的重组。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乙醇可以用于消毒,安检过程中有闪烁晶体,纳米材料作为LED灯,合成纤维可以作为丝袜,有合成橡胶可以制作成降落伞等等。
撰 稿 / 蔡文静
摄 影 / 唐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