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聚焦“双新”课堂的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向,3月至4月期间,由徐汇区教育学院主办、上海市园南中学承办的教学展示活动精彩开展。园南中学先后呈现两节区级、一节校级教学展示课。
3月27日李梦梅老师面向九年级学生开设了一节区级物理公开课《压强单元复习》。课程以"水下生态的科学设计"为主线,通过鱼缸选购、造景设计等生活实例,系统整合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及阿基米德原理等核心知识。课堂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展现了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深刻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整节课生动诠释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为单元复习课设计提供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物理教研员陈浔颖老师认为,我校将初三备课组团队能将大情境融入到初三物理单元复习中,有助于学生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这也十分契合当下的评价导向。她对物理教师们提出要求:在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并积极实践情境教学模式,不断提升物理课堂品质。
在一节初三压强单元复习课校级展示课上,姚金健老师基于学情,通过引入水下生态乐园设计这一大情境,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课堂上,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问题链如同神奇钥匙,激发同学们的思维火花。从如何选取合适的鱼缸,到探究水下悬浮造景的制作原理,学生们在思考中,将压强、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大气压强等零碎知识逐步串联,自主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这种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复习方式,不仅加深知识理解与应用,更让大家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紧张的初三学习增添乐趣与活力。
4月10日下午, 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艾迪老师我校开展《核舟记》教学展示,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品读核舟上人物的情态,进而领略作者简洁、严密、生动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进一步探讨“大苏泛赤壁”这一文化母题,读出古人寄情山水、读书会友、自然随性等精神追求,感受其对读书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
园南中学张俊老师在《聚焦写作要点,建构写作策略——学写读后感》一课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教学内容聚焦在读后感写作。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引议联结”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进一步学习到读后感写作应以“感”为主,适当引用原文及相关内容作为支撑,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现实意义,从而使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徐汇区语文教研员毕伟玉老师点评道:在单元视角下,教学不仅要关注文体特征,注重建构“类”的阅读策略,更要关注篇章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学写读后感的教学则关注了学生写作不同阶段的功能、特点与需求,探讨了写作教学方式的转变,提炼了写作要素,聚焦了写作要点,落实了单元写作要求。毕老师提倡阅读,高效写作,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利用 AI 赋能教学。
本次系列展示课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区域内及校内教学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得到了教研员与区内同仁的高度评价。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秉持开放、探究、互学与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展现素养导向的课堂。
撰 稿 / 朱会敏 李梦梅 姚金健
摄 影 / 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