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主题为“让学习真实发生——初中物理在跨学科实践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的上海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在上海园南中学罗城校区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园南中学承办。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上海市中学物理教研员汤清修、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桑嫣、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江波、上海市园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毛颖、各区初中物理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华师大宁夏国培班成员参加现场活动。活动由徐汇区初中物理教研员陈浔颖主持。

课例观摩



活动伊始,上海市园南中学姚金健老师执教《简单乐器的制作(第二课时)》项目中期推进课。学生在制作乐器过程中遇到了调节音高的难题,并通过“InnoHub”平台提交问题。课堂上,姚老师引导学生展示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与聚焦,逐步形成探究问题链。借助“词云”分析,学生共同梳理出影响音调的因素,提出科学假设。随后,姚老师以“试管汽笛”实验为范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课堂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出问题—探究原理—实验验证”的问题解决路径。课后,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验经验持续改进作品,让自制乐器从“能发声”迈向“发准声”。



校长致辞
课例结束后,上海市园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毛颖致辞,向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的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作为上海市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校,园南中学始终秉持“敦品励学”的理念,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教学创新,积极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路径与模式。毛颖校长表示,本次活动既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学习交流的契机。她期待能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兄弟学校的经验分享,进一步完善学校项目化课程体系,共同探寻物理教育改革与课堂转型的新路径。
案例分享

朱行中学张丹婧老师以“制作半潜船模型”为例,引导学生在解决“稳定漂浮、精准下潜、安全上浮”等问题的过程中,将物理原理融入工程实践。

七宝金都实验中学潘一帆老师以“城市热岛效应调研”为例,引导学生立足现实问题,探究成因与解决方案,在跨学科实践中提升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意识。

奉贤实验中学周鼎老师以“书法用具的选择”为主题,创意性地将物理与艺术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砚台材质、墨汁密度等,理解书法背后的物理原理。

实验学校史复辰老师以“太阳灶”和“半导体”项目为载体,设计“玩中学、做中悟”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从任务设计到成果生成的跨学科实践路径。
沉浸式教研
 
  
上海市园南中学物理教研组长李梦梅,在“项目化学习微教研”活动中,以驱动性问题、任务体系设计与评价构建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多个富有启发性的互动环节。她结合现场问答与案例解析,与参会教师共同梳理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逻辑——从真实问题出发、以任务为载体、以评价促发展。教师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从旁观者转变为探究者与实践者,深度体验了如何将跨学科实践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项目化学习任务。
活动总结

上海市物理教研员汤清修在活动总结中,对本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活动案例涵盖了城市生态、工程设计与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物理学科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汤老师强调,项目化学习应与跨学科实践活动、单元教学核心任务紧密结合,通过真实问题驱动、任务链设计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她认为,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学生共同研究、协作解决问题,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契机。最后,汤老师鼓励教师持续深化项目化学习理念,加强经验交流,总结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为教材修订与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支撑,推动项目化学习不断走深走实。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展示、案例分享、微教研互动与专家引领,展示了徐汇区在推进初中物理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实践中的扎实步伐与创新成果。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与共同成长,也为项目化学习的深化与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
撰 稿 / 李梦梅
摄 影 / 童乔苡 田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