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德育之窗 >>专题教育
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道身边理——园南中学“我身边的榜样”主题活动(二)
发布时间:2011-05-16 00:00:00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257

把感动化为行动

乐于助人、拾金不昧。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激人奋进的词,在我们口中朗朗上口,那么,我们真正地去了解过这些词以及起背后更深一层隐藏的意思吗?什么叫乐于助人?什么又是自强不息?

我想: 实践出真知,我个人认为只有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懂得什么叫助人为乐、自强不惜的含义。

那么,当我们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将这些榜样人物的感动精神传承的好吗?

这让我不禁回想到我们曾举行的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活动中,我从徐汇职业高级中学学生屠剑旭的身上学到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当日他跳下苏州河勇救起两名素不相识的落水父子后,便默默无闻地回了家,他的家人、班主任和同学们都是通过第二天的新闻报道才了解到整件事。我也从不向命运低头、勇于挑战困难的曹聪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刻苦拼搏、知恩图报的精神。我还从我们班的夏锦明身上学到了无私,夏锦明每天中午都会把同学们摆的杂乱的饭盒,一遍又一遍的整理。每当他弯下腰,不厌其烦的把饭盒整理好时,看到他那双占满油滋的手,眼泪顿时湿润了我的眼眶,是的,我被他的行为感动了。

当我问他,“你不嫌脏吗?”

他却说,“不,不脏,为同学服务是我最幸福的事,是那些感动人物,感动了我。是他门的行为感动了我,那些感动便化为了实质上的行动。”

听到这些,我很高兴,更是对他很钦佩。原来,那些感动在我们园南学子中传承的很好。作为一名园南学子,我们正在非常努力的将感动化为行动,我们在学习他们乐于助人、勤奋刻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试着为他人奉献:当地上有垃圾时应该随手捡起;当车上有需要帮助的人时应该自觉让座;当同学有困难时应该热心帮助;当老师有任务时应该积极完成任务,去不断地向身边的人学习,为他们付出,因为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货了无限的快乐。

七(2)班  刘露露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上午好!前段时间学校开展了“身边人,身边事——我身边的榜样”的学习宣传活动。我也在学校张贴的《倡议书》上,了解到了唐旭,屠剑旭,阮心驰等六位同学的先进事迹。

其中,我最欣赏的要数那个做事负责,有正义感的男生——阮心驰。在今年的 1 24 ,阮心驰同学在下公车时,发现一位因体力不支瘫倒在地的老人,他随即上前搀扶并一路陪伴老人进医院,挂号,就诊 直到关照司机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为止。

在旁人的冷漠下,还能做出这种善举,令人着实感动。或许,平时在父母的教育下,不要乱帮助人,省的惹祸上身。再或许,围观者中有善心之人,但“做好事有风险,学雷锋需谨慎”的现世教训绊住了我们的脚步,最终,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观心态占得上风。所以我们的心也变得冷漠,但阮心驰同学却没有丝毫顾虑,帮助了老人。可能,在这个社会上太多的人被阴暗的现实给迷惑,可能也只有想阮心驰一样有着纯真心灵的人们,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

在平时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不为少数。比如:在教室里,装饰的物品掉了下来,也许大多数的人都看了,可有多少人会上前捡起呢?可能同学们都是用视而不见的态度面对它。可能我们都会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又不是我弄掉的,等老师说了,再弄吧 算了!

我认为: "其实,这样的心理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抱着一种冷漠的心态面对生活。要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刻体会到少先队员在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之间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不能面对这样的是非题摩棱两可,举棋不定。要用一种乐观积极,以人为善的心态对待一切。从而努力争做像唐旭,曹聪一样自强不息的励志之星。争做像刘慧乐一样勤于学习的求索之星。争做像孙一诺一样热心公益的品德之星。争做像蒋嘉婷一样甘于奉献的实践之星和争做像糜建苡,张瑞雪一样善于创造的奋斗之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

                                         六(5)班  金欣怡 

 

编辑:倪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