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寒假接近尾声,新学期的脚步悄然临近。从轻松自由的假期模式切换到规律有序的学习生活,难免会让人感到不适应。因此,上海市园南中学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收心指南」,帮助孩子和家长用平和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一、学生篇:主动调整,拥抱成长
1. 循序渐进调整作息
• 提前一周开始「微调生物钟」,每天早睡早起15分钟,逐步适应上学时间。
• 减少熬夜和长时间午睡,用晨间运动(如跳绳、散步)激活身体状态。
• 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让肠胃适应开学后的节奏。
2. 给心灵一个缓冲期
• 接纳自己的「开学情绪波动」:假期和开学的节奏差异是正常的,允许自己用3-5天过渡。
• 用积极暗示代替担忧:写下三个期待开学的理由(如见到好友、学习新知识)。
• 每天预留20分钟「放空时间」,用冥想、听音乐或整理书桌清空杂念。
3. 从「小目标」启动学习状态
• 整理寒假作业和课本,用清单勾选查漏补缺,避免开学前突击。
• 每天专注学习30分钟(如阅读、预习新课),逐步延长专注时间。
• 制定「开学第一周计划表」,用具体任务(如复习数学公式)代替模糊目标。
4. 科学管理电子产品
• 与家长协商「屏幕使用时间」,逐步减少游戏和短视频时长。
• 将手机放在客厅充电,睡前1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
• 用运动、手工或家庭活动替代虚拟娱乐,找回现实生活的充实感。
二、家长篇:温和陪伴,智慧支持
1. 避免「开学施压」陷阱
• 少说「快开学了还这么懒」,多用「我看到你在努力调整作息」表达信任。
• 关注孩子的进步(如早起了一次),而非指责不足。
• 用家庭会议代替唠叨,共同制定「开学准备计划」。
2. 营造开学仪式感
• 带孩子选购文具、包书皮,通过整理书包唤醒学习状态。
• 拍摄一张「开学纪念照」,记录成长足迹。
• 准备开学第一天的「能量早餐」,用温馨细节传递支持。
3. 做情绪稳定的「定心锚」
• 理解孩子可能的烦躁或抗拒,耐心倾听而非急于纠正。
• 分享自己学生时代的开学故事,拉近亲子距离。
4. 家庭环境「同步收心」
• 全家统一作息,避免家长熬夜刷剧却要求孩子早睡。
• 设立「家庭学习时间」,家长可阅读书籍或处理工作。
• 减少聚餐、出游等刺激性活动,用平静氛围帮助孩子沉淀心绪。
家长们还需特别注意
• 警惕「一刀切」戒断:突然没收手机或禁止娱乐可能引发激烈对抗,建议用「每天减少10分钟」的方式逐步调整。
• 重视「同伴力量」:鼓励孩子与同学相约预习、运动,通过社交联结找回校园归属感。
• 预留「心理弹性期」:开学前三天适当降低学习强度,避免因急于求成产生挫败感。
三、开学前必备清单
学生准备——有条不紊,安心启程
1. 物品整理
• 文具:检查笔、尺规、笔记本是否齐全。
• 校服:清洗熨烫,提前试穿是否合身。
• 电子设备:手机、平板提前交给家长保管。
2. 学习资料
• 寒假作业:按学科分类装袋,附自查清单。
• 错题本:整理假期作业中的易错点,标注疑问处。
3. 心理建设
• 写「开学小日记」:记录寒假最开心的瞬间和新学期一个小愿望。
• 与好友通话:约定开学第一天见面分享趣事,激活社交期待感。
家长准备——细致护航,减轻焦虑
1. 事务性检查
• 健康监测:调整孩子睡前体温测量,预防开学后突发不适。
• 家校沟通:保存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最新联系方式。
2. 环境支持
• 学习区整理:清理书桌杂物,补充台灯电池、书架标签。
• 家庭日历:标注开学日、考试周、家长会等重要节点。
• 早餐计划:提前采购牛奶、面包等便捷营养食材。
3. 心理支持
• 心理预案:与孩子约定「如果第一天很累,放学后可以______」(如一起散步、吃甜品)。
通过将准备事项具体化、清单化,既能减少遗忘风险,也能通过「完成打钩」增强掌控感。愿这份指南陪伴每个家庭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
新学期不是一场需要严阵以待的战役,而是一段值得期待的新旅程。愿同学们带着假期的温暖积蓄,带着家人的理解支持,轻装上阵,向阳生长。
家长们也请记得:您从容平和的姿态,就是孩子最好的「收心榜样」。
心理老师寄语:
焦虑时,请默念:「我不是要马上做到完美,而是在学习如何做得更好。」
我们在春天的校园等待每一位整装待发的少年!
撰 稿 / 学生工作部
图 片 /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