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生日当天,上海市园南中学组织部分学生踏上了贵州的土地,开启了以“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科技探索暑期研学活动,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同学们收获知识与感动,体验别样精彩。
活动首站,园南中学师生抵达结对校贵阳三十七中。贵阳三十七中以校合唱队和鼓队热情洋溢的表演,在校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伙伴。随后,园南中学师生参观了贵阳三十七中的特色区域,包括蔬菜种植区和青少年生理科普区,感受独特校园文化。贵阳三十七中红十字社团的学生向园南中学学子详细介绍了红十字课程,为交流学习拉开序幕。在会场,贵阳三十七中的党委书记与校长发表致辞,表达欢迎与期许;园南中学办公室主任张行云老师和学生代表也分享此行的期待与心情。接着,园南学子观摩了贵阳三十七中学生代表使用AED进行心肺复苏的专业展示,并在对方帮助下,亲自体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在实践中学习急救技能。活动尾声,两校学子互赠礼物,学校间也送上祝福,情谊在交流中升华。
离开贵阳三十七中,同学们来到“红飘带”,开启沉浸式长征精神学习之旅。仅仅两小时的参观体验,就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红军长征两万里的艰辛,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第二天,园南学子走进中国天眼所在地,参观南仁东纪念馆。科学家南仁东的爱国情怀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深深打动每一位同学。登上山顶,俯瞰天眼全貌,那宏大的工程、震撼的场景,让同学们对默默奉献的中国科学家充满崇敬,更体会到祖国科技的强大。
第三天,研学活动依旧精彩不断。上午,同学们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观赏喀斯特地貌下壮观的侵蚀型瀑布,以及作为《西游记》片尾取景地的陡坡塘瀑布,领略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下午,在坝陵河大桥下,同学们先走进桥梁博物馆,深刻感受“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的魅力,为中国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感到无比自豪。亲手搭建坝陵河大桥模型后,同学们登上大桥桥面下方的人行通道,在凉风与美景中,纷纷感叹此次研学活动既能学习知识技能,又能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意义非凡。
此次贵州五日研学活动已过去三天,同学们在红色文化、科技探索、自然风光、工程技术等多方面收获满满。接下来的两日,又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收获等待着他们?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撰 稿 / 姚金健
摄 影 / 贵州研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