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徐徐而至,带着隐隐桂香,悄然把园南中学新学期的耕耘与收获一起吹送进心间。那份份“别样”的作业,悄然化身钥匙,启开的不是任务的锁扣,而是探索世界的通道、解决问题的阶梯。在作业的字里行间、色彩笔端中,清晰沉淀着思考的火花、生活的温度、成长的细腻痕迹。视角在此刻交织,工具在融合间生色——
综合理科
综合理科教研组暑期紧扣新课标 “实践育人” 理念,各备课组开展丰富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知识、提升素养。
七年级地理组围绕 “四季花开:新校区智慧花卉选择方案”课程,组织学生观察花卉特性、查阅文化资料,设计出植物盲盒、书签及主题手帐等文创作品,将地理知识与创意设计融合,提升动手与协作能力。
一等奖
七 (1) 班
钟斐炀 沐锦轩 沈胤言
七 (2) 班
崔欣瑜 刘妍鈊
七 (4) 班
丁鹤然 刘任珏
二等奖
七 (2) 班
徐一诺
七 (3) 班
韩佳恒 汤楚涵 刘梓辰 吴啸天
七 (5) 班
汪若菡
七 (6) 班
商凯琳
七 (7) 班
郭昕然
三等奖
七 (1) 班
张致菡
七 (1) 班
梁浩宇 王栩琳
七 (2) 班
刘嘉宜
七 (3) 班
顾展眉 俞依萌 焦子馨 张嘉欣 刘若希 陶玲珑
七 (4) 班
张瑜杨
七 (5) 班
王沁瑶 周谦语 李蔼敏 陈铎文 王翰江 林海洋
七 (6) 班
吕昊霖 楚凡希 戴文泽 毛鑫渝 于长笑
七 (7) 班
郑琛曦
生物与科学备课组分年级开展活动:七年级进行火星车创意制作,学生小组协作解决“车轮打滑”“动力不足”等问题,深化简单机械、能量转化等知识。
一等奖
七 (1) 班
宋辰昀 雷其蓁 钱泓晔 鲍忻熠 郭浩然 鲁依诺
七 (1) 班
仇宏信 李政霖 戴忆
七 (5) 班
诸恺瑞 庄一涵 顾昳瑶 杜暄桐 付振涵
二等奖
七 (1) 班
吴君婷 戚隽雅 张邀月
七 (3) 班
程思微 任炫涵 黄鼎顺
七 (5) 班
徐熠辰 桂天灿 孙一盟 刘熠昊
七 (5) 班
赵梓煊 冷祐琪 张艺琳 金孝瑜 董林珂 顾开颜
七 (7) 班
李梦涵 陈曦
三等奖
七 (2) 班
肖景行 崔郑龙 刘妍鈊
七 (2) 班
刘昱池 邱梓康 唐哲瀚 崔辰泽 庞泽楷 刘泓旻
七 (4) 班
蒯欣怡 卫奕诺 徐嘉应 孙乐悠 褚杺沛 殷子媛
七 (5) 班
黄梓潇 庄欣宇 蔡敏遇 杨益臣 章致远
七 (5) 班
牟霆轩 罗绍中 陈铎文
七 (6) 班
冼芷妃 欧阳婉儿 鲁芷菡 陈语桐 李宸彧
七 (6) 班
肖墨涵 师恩赞 丁誉彤 陈俊涵 方奕轩
七 (6) 班
王宋一 周江瀚 翁嘉辰 姜瑜辰 张晋澄
七 (6) 班
潘乾临 沈思旻 冯玺源 郭依涵 商凯琳
七 (7) 班
王誉朵 山壹 郭子湜 马易辰 孙梓航 于佳怿 朱晟豪
七 (7) 班
郭欣然 蓝静好
八年级开展校园及周边生物多样性调查,作为“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延伸,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更通过发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一等奖
八 (2) 班
汪贝易 何江山 李澍 胡熙彤 方星佑
八 (5) 班
李奕蓉 渠安南 姚雨轩 季紫琪
八 (6) 班
宋姝彤 沈梓言 倪姝涵
二等奖
八 (1) 班
陈若涵 陈洛砚 严悦 周韵涵 周杍珊 田佳怡
八 (5) 班
谢孝恩 胡世泽 张淳鋆 赵亦恺 于汇祥
八 (6) 班
严涔玲 陈彦西 戴辰珈
八 (6) 班
马若渝 李知伦 朱奕超
八 (8) 班
张靖南
三等奖
八 (2) 班
方熙萌 王云晞 陈羽歆 顾峻豪
八 (2) 班
仇艾萌 朱玥呈羲 鲁娅利 鲁娅秀 钱嘉颖 康宸菲
八 (3) 班
乔宁
八 (3) 班
李昕睿 陈若茗 梁雅非 刘智羽 陆芊妤
八 (4) 班
李漪云
八 (4) 班
孙震宇 陈博良 雒廷煊
八 (6) 班
李子妍 褚子浮 肖佳彤
八 (8) 班
佘浩琛 姚泽霖
八 (8) 班
薛璟涵 陈钰涵 陆彦涵 梁于蘅 李萌羽
八 (8) 班
盛凌珑 王海霖 汤矜涵 陆鑫雨 沈童祯
九年级化学组以幸福“糖”秘密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糖的化学结构、人体代谢入手,探究社会糖消费现象,还亲手制作低糖食品,既深化了化学与生物知识理解,又锻炼了实验设计、团队协作等能力。
一等奖
九 (1) 班
刘彦瑜
九 (3) 班
黄绎安
九 (3) 班
肖熙雯 何欢熙
二等奖
九 (3) 班 钱芯雨 九 (5) 班姜奕博
九 (5) 班
胡昊悦
九 (7) 班
王梓蘅
九 (6) 班
王亚彬
九 (2) 班
王若冰
三等奖
九 (3) 班
王伊然
同学们在各类实践与跨学科作业中,学会用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将不同学科的工具融合使用,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了 团队协作的默契,增强了面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核心力量。思想的光芒照亮每一次探究,素养的种子在知行合一的沃土中萌芽生长,最终凝聚成为面向未来的厚植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的坚实力量。
撰 稿 / 课程教学部 综合理科各备课组
摄 影 / 综合理科各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