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下午,上海市园南中学科学教育核心团队成员齐聚一堂,一场聚焦科学教育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徐汇区教育学院桑嫣院长担任主讲人,桑院长以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盛宴。

讲座正式开始前,毛颖校长介绍了学校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思路:一是立足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充分发挥各学科育人的功能价值,设计真实情景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二是聚焦各学科科学实验、项目化学习和科学活动,构建校本科学实验手册,形成可推广教学案例;三是开发学习支架,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支持,深化学生理解应用;四是依托“园南-华理-上植-海科院”研学圈,结合“桥见未来工程+”等项目,拓宽科学教育实践边界。

桑院长围绕《初中科学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课题,明确指出科学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全民科学素养,而非局限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她强调:“科学教育是基础工程,要让每个学生都具备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针对教学实施,桑院长着重强调了“体系化”与“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她指出,科学教育不能止步于科技知识的传授,更要渗透跨学科乃至超越学科的普适性思想方法与研究方法。“课堂教学应从讲授式转向探究式,从植入式转向生成式,通过设置开放性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生成小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现探究欲望、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而非被动跟随教师思路。”桑院长同时呼吁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育实践者,将科学素养培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考试评价全过程。
谈及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桑院长明确提出“科学素养”的培育需兼顾科学知识与科学身份认同。她以科学身份认同为例,阐释道:“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要让他们认可自身的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理念,进而愿意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这正是科学身份认同的价值。”此外,桑院长还为团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参考,建议可借鉴相关中心科创班的建设经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联动,推动多学科协同育人。

讲座过程中,园南中学科学教育核心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大家纷纷表示,桑院长的讲座立足政策导向,为学校科学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跨学科教学、项目化学习落地、研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指导,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将有效推动学校科学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
此次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凝聚了园南中学科学教育的共识,为核心团队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未来,园南中学科学教育核心团队将深入践行讲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让科学教育真正面向人人,在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激活科学潜能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教育力量。
撰 稿 / 姚金健
摄 影 / 田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