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下午,阳光正好,微风轻拂。上海市园南中学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结对共建活动,在上海气象博物馆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上海市气象局相关领导、上海市气象学会代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负责人,以及上海市园南中学领导班子和教科研骨干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为双方深化科学教育合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拉开了序幕。
活动伊始,上海市园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毛颖,带领学校副校长傅登荣、刘程,课程教学部主任司韵韵,教科研主任杨燕文等人,在上海气象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了上海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从1872年上海首条气象记录的珍贵手稿,到见证“远东第一气象台”辉煌的百年气象仪器,丰富的史料与实物,让在场人员直观地感受到了上海气象事业的深厚底蕴,也为后续校所合作探寻气象科普教育方向提供了思路。
随后,上海气象学会秘书长李保清、秘书处秘书卞娟娟、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翁永元等代表,明确了与学校共建的核心内容:协助学校开发气象特色课程,从基础气象知识到趣味气象实验,构建适合校园教学的课程体系;支持建设校园气象观测站,提供设备选型建议与技术指导,让观测站成为校园科学教育的“实践阵地”;搭建竞赛参与通道,助力学校组织师生参与市级、国家级气象竞赛,同时依托学会资源开展校园杯赛活动,以赛促学,激发师生的科学探索热情。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专职书记梅勇成、副所长陈国民简要介绍机构概况后,重点阐述了对园南中学科学教育的支持规划。未来,台风所将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提供多维度支持:选派专业人员走进校园开展气象科普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解读气象知识;开放科研资源,为学校科学教育提供数据与资料支持,助力教师开展气象相关教科研工作;协助打造科学实践平台,通过课题指导、实践活动设计等方式,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专业性与实践性,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市园南中学毛颖校长与上海台风所梅勇成书记共同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明确了双方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细则。紧接着,上海市园南中学副校长傅登荣与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陈国民共同为“上海市园南中学科学实践基地”揭牌,红绸落下,标志着校所深度合作正式启动。上海市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骆娜,党组纪检组副组长陈炜、张翔宇,闵行区气象局纪检组长、副局长翁永元等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座谈交流环节,上海市气象局骆娜副书记首先发言。她表示,上海市气象局将统筹系统内资源,全力支持上海市园南中学科学教育发展,推动气象科普与学校课程深度融合,助力学校打造科学教育特色。
上海市园南中学毛颖校长随后分享了学校发展规划。她提到,随着罗城校区的正式开设,园南中学正步入“一校两区”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深化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已成为学校重点工作方向。此次与台风所共建,正是学校整合优质社会资源、完善科学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步,期待通过双方合作,让专业科研力量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保驾护航,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结对共建,不仅为园南中学引入了专业的气象教育资源,更搭建了校所协同育人的新平台。未来,双方将以科学实践基地为纽带,持续深化合作,让气象科学走进课堂、融入教学,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推动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 稿 / 杨燕文
摄 影 / 司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