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上海市园南中学(罗城校区)报告厅内掌声阵阵。由上海市科协与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在此启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荻院士携《向自然学习的材料》主题讲座,为六年级360余名师生开启一场沉浸式科学探索之旅,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倪前龙,上海市科协科普部部长富晔,徐汇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岩涛,上海市园南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毛颖,徐汇区科协科创部部长蔡越,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杨海霞等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这一科学育人时刻。
“今天能和院士面对面,听航天材料背后的故事,太激动了!” 同学们眼中的期待已然满溢。讲座前,毛颖校长在致辞中动情表示,张荻院士不仅是科研领域的“领路人”,更是爱国奉献的“榜样者”,希望同学们能在院士的分享中感受科学魅力,种下探索未知的种子,做“敦品励学”的担当者,培养具备爱国心、学习力、自主力、创新力和领导力的新时代初中生。
随后,倪前龙巡视员向张荻院士颁发了授课证书,感谢张院士对义务教育阶段科普工作的支持。此次前来,张荻院士特地为学校准备了自己的著作和有关科学家精神的书籍,毛颖校长和张荻院士互赠礼物。
讲座环节,张荻院士以“自然启迪创新”为切入点,将高深的构型化复合材料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科学故事。从金属基复合材料如何实现“轻质高强”的突破,到其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关键应用,院士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将原本抽象的科研概念变得可感可知。
整场讲座中,同学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不时因院士的精彩讲解发出惊叹,科学的好奇心在这一刻被点燃。
互动环节,成为同学们与科学家对话的“桥梁”。同学们踊跃举手,将心中对碳化硅的疑惑和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探索的向往娓娓道来,张院士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肯定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含金量,并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解答疑惑,更鼓励大家“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敢于提问、勇于尝试,成为小院士来参观学习”。亲切的交流、真诚的鼓励,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家的平易近人,更坚定了探索科学的决心。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向张荻院士献花,表达最真挚的敬意与感谢。张院士也亲切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这些材料那么厉害,真想去亲身感受一下!”“我以后也要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兴奋地分享着收获。
此次院士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园南学子带来了前沿的科学知识,更以院士的言传身教,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优质科学教育平台,让更多院士专家走进校园,引导学生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科学精神成为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六 (4) 班 郑诗杨
聆听张荻院士《向自然学习的材料》讲座,我深受触动。院士从自然生物的精妙结构切入,解析材料科学的创新灵感,让我明白科学探索源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度思考。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科学思维的启蒙,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以好奇心为帆、以钻研劲为桨,在科学的海洋里勇敢探索,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在材料科学的世界里追逐属于自己的科学梦想。
六 (5) 班 周正
今天,院士爷爷走进了我们的校园。院士爷爷用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宏伟的科学画卷。原来,那些书本上深奥的知识,都源于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这次活动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未来,我也要像他一样,为强国的建设努力前行,用探索的精神点亮梦想!
六 (6) 班 孙可欣
今天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天,因为我参加了张院士给我们准备的讲座。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我们祖国正是有了像张院士这样有才华又一心报效祖国的人,才有我们如今安稳的现代。当我坐在会场里,我感到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是一种责任感以及对科学的向往。我们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为祖国的强盛做出一份贡献,渴望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照亮某个领域的光!
六 (7) 班 汤梓骐
今天我们在园南的校园,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张荻院士《向自然学习的材料》大师课堂,这如一场科学与自然的对话盛宴,让我们深感金属基材料的神奇。从航天到日常,它在自然灵感中迸发创新活力。院士的分享让我们明白材料科学的魅力,也看到科研工作者为技术突破的付出,也激励着青少年在科学之路上保持好奇、勇于钻研,感受科学与自然交融的独特魅力。
撰 稿 / 沈博维
摄 影 / 李琳娜 童乔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