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徐徐而至,带着隐隐桂香,悄然把园南中学新学期的耕耘与收获一起吹送进心间。那份份“别样”的作业,悄然化身钥匙,启开的不是任务的锁扣,而是探索世界的通道、解决问题的阶梯。在作业的字里行间、色彩笔端中,清晰沉淀着思考的火花、生活的温度、成长的细腻痕迹。视角在此刻交织,工具在融合间生色——
数学
数学不止于数字和公式,更是连接多学科的桥梁。这个暑假当数学遇上艺术、体育、物理等领域,碰撞出别样的智慧火花,园南学子以数学为笔,在不同学科的画布上勾勒创意,展现知识融合间的独特魅力,开启了一场精彩的跨学科探索之旅!
六年级同学们从日常里找数学、用画笔讲数学、和伙伴聊数学!通过梳理生活中的数学事,把它们编成超有趣的连环画,再分享故事,让数学知识“活”起来,一起发现数学有多好玩,越探索越喜欢数学。
六年级 (总校)
一等奖
六 (1) 班 杨宜菲
六 (5) 班 胡彦祺
六 (6) 班 朱栩墨
二等奖
六 (1) 班 王梓萱
六 (2) 班 沈皓轩
六 (3) 班 周筱萌
六 (4) 班 姚宥辰
六 (5) 班 戴杙珺
三等奖
六 (1) 班 赵唯妤
六 (2) 班 陈明远
六 (3) 班 潘可纭
六 (4) 班 曹予宸
六 (5) 班 耿言铭
六 (5) 班 朱思齐
六年级 (罗城)
一等奖
六 (1) 班 何宜桦
六 (4) 班 韩苡晨
六 (5) 班 陈梓萱
二等奖:
六 (5) 班 曹林诚
六 (6) 班 刘湃
六 (8) 班 王思瑜
六 (2) 班 朱成意卿
六 (3) 班 徐梦涵
三等奖
六 (1) 班 彭宇童
六 (2) 班 王聿涵
六 (3) 班 徐欣睿
六 (4) 班 徐梓晨
六 (5) 班 孙隽涵
六 (6) 班 韩欣语
六 (7) 班 张梓熙
六 (7) 班 赵抒窈
六 (8) 班 吴苡尧
优秀作业风采展示
七年级本次暑假《旋转的齿轮》跨学科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机械传动、工程设计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从数学比例与运动规律的角度理解齿轮传动的本质,充分体现了“数学为用”的实践价值。活动不仅巩固了比与比例等数学概念,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七年级
一等奖
七 (1) 班 杨智璘小组
七 (5) 班 金孝瑜小组
七 (6) 班 李恩旭小组
二等奖
七 (1) 班 戚隽雅小组
七 (1) 班 张邀月小组
七 (2) 班 郝云吉小组
七 (4) 班 王梓骏小组
七 (5) 班 牟霆轩小组
三等奖
七 (1) 班 甘钰梧小组
七 (2) 班 高安童小组
七 (3) 班 任炫涵小组
七 (4) 班 范若萱小组
七 (4) 班 费思瑜小组
七 (5) 班 赵梓煊小组
七 (7) 班 郭欣然小组
七 (8) 班 管思羽小组
优秀作业风采展示
八年级的同学们这个暑假以”以田径赛场数据”为纽带,让数学与体育深度融合,作业中大家以田径赛场的跑道为载体,探索田径比赛的赛制、跑道的设置原理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思维,提升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价值!
一等奖
八 (7) 班 屠昕遥小组
八 (2) 班 何辰轩小组
八 (8) 班 范怿多小组
二等奖
八 (1) 班 耿瑞言
八 (2) 班 曹一诺小组
八 (5) 班 周佳悦小组
八 (5) 班 李奕蓉小组
八 (8) 班 薛璟涵小组
三等奖
八 (1) 班 张悦涵小组
八 (1) 班 王诗晗小组
八 (1) 班 周韵涵小组
八 (2) 班 方星佑小组
八 (2) 班 顾峻豪小组
八 (3) 班 李沁翰小组
八 (4) 班 翟宇遨
八 (4) 班 陈佳璨
优秀作业风采展示
九年级以杆秤制作为载体,融合数学、物理与工程知识。需完成原理理解、动手制作及数据验证,产出可称重的实物杆秤。不同于传统做题,这次作业让你亲身体会“数学不是抽象公式”杆秤的每一条刻度、每一次平衡,是数学比例关系的直观优美体现。
一等奖
九 (5) 班 顾杨 姜奕博 刘庭均 吴世文
二等奖
九 (3) 班 丁蓉 钱芯雨 陆泰来 畅启皓
三等奖
九 (7) 班 史培培
九 (7) 班 赵凌啸
同学们在各类实践与跨学科作业中,学会用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将不同学科的工具融合使用,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了 团队协作的默契,增强了面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核心力量。思想的光芒照亮每一次探究,素养的种子在知行合一的沃土中萌芽生长,最终凝聚成为面向未来的厚植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的坚实力量。
撰 稿 / 课程教学部 数学各备课组
摄 影 / 数学各备课组